鸡年的大年初三,北京天气十分晴朗,湛蓝的天空,阳光明媚。我们预定了国家博物馆的参观票,兴致勃勃的乘公交车来到天安门。因首都的安全和节日的原因,在天安门和博物馆接受安检的人很多,7-8排宽的队伍至少有上百米长。尽管有三个安检口同时进行,但是要通过安检口,至少要排四十多分钟。站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们耐心的一点点往前挪。在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下,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然而,接下来让我们看到和经历的几件事却令人不爽。联想到目前社会上越来越盛的不守规矩的现象,我还是想把这段发生在一个上午的经历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是在天安门排队等待安检时,当看到两个妇女带着她们十几岁的孩子不排队,很自然的插进长龙队伍时,我善意的低声对他们说,为什么不排队啊?尤其是带着孩子,更不应该插队。令我没想到的是,我的话刚落音,其中的一个中年妇女就用浓重的东北口音,大声的叫骂起来:“插你前面还是插你后面啦,你管得着吗?你是谁啊?”她的声音之大,口气之厉害,好像是我做错了事情,而不是她们。面对如此粗俗不讲理的人,我想如果我再多说一句话,还不知她会说出什么更难听的话,甚至有可能要动手呢。我没有再做声,相信前后排队的人都看到了,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没有人再说什么。目前社会上,不论你走到哪,在超市买东西、坐地铁和公交、或是开车出行,不守规矩、不排队和大声喧哗的现象比比皆是。那些插队的人似乎已经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但是如果有人指出来,有些人还是自知理亏的。像这位东北妇女如此泼妇般的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公众叫骂,还真是很少见呢。
二是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我们听到一个中老年妇女的声音很大,似乎在与人争论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一个看上去知性的人,她认为展品的英文表达不对,于是与身边走过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断地在大声的说她的看法。我和先生提醒她在博物馆里,声音要小些,否则影响别人。她似乎没有听到,依旧执着的大声喧哗。旁边的一些观众对此都很反感,小声的表示不满。鉴于此,我们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直接再去提醒她放低声音,但是她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一直持续了近二十分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再去劝阻和采取任何措施。博物馆是一个积聚历代文明珍藏的地方,静静地欣赏是每一个进入馆内参观人必须具备的修养。
在另一个博物馆展厅,当我正在一幅画前面拍照时,突然一个孩子跑到画前面,挡住了我的照相机镜头,我放下相机一看,是一个5-6岁的男孩。作为长辈,我虽然可以等他看完我再照,但是我想告诉这个孩子,别人拍照时,他应该稍等一下。于是我轻声跟他说,小朋友,你挡住了我,麻烦你让一下。令我极为震惊的是,这个男孩不仅没有让开,反而转过身来,双手叉腰,理直气壮的大声对我说“难道你没有看到我正在看吗?”这句话真是令我吃惊。我反问他,难道你没有看到我正在拍照吗?是你先在看,还是我先在拍照呢?他接着在反复的说了很多遍“难道你没有看到我正在看吗?”之后,又加了一句“我不想再见到你”。一个5-6岁的孩子如此的狂妄、无礼和不愿意守规矩,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真是这个家庭的悲哀,无疑是与他父母教育有关。他的父母当时并没有在他的身边,我们看到一个老人把他拉到旁边,哄着他。老人是孩子的姥姥,她对我们说,她都看到了,向我们道歉,然而她并没有责备这个孩子。这么小的孩子,他说出的话和他那趾高气扬的样子,真是与他的年龄非常不符。在公众场合,如果不是这个孩子如此这般无礼和自以为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理会他。我相信,这样的孩子应该是极少数。这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物质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的道德和文明水准却下降了。想到大街上如此之多的成年人大摇大摆的不守规矩,他们教育出来的下一代怎么会懂礼貌、守规矩呢。这样自以为是、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孩子将来长大又会是什么样呢?想起来都挺可怕的。
虽然是三个偶然和很小的事情,但是却让我们进一步看到如今中国社会中不文明现象的普遍性和提升整体文明素质的紧迫性。这三件事就发生在北京,集中地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还是在博物馆-这个应该是最文明的地方。愉快的春节多少让这些不守规矩的现象增加了一点令人厌恶的插曲。现在由于身边不守规矩的人和事太过普遍,也由于大多数人少管闲事的心理,我们发现,在公众场合,很少有人理直气壮地的指出这些人的不当行为,从而造成占便宜的人得势和不守规矩行为的蔓延。随着国人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旅行,这些不规矩的行为无疑会带到国外,影响我们国家的整体形象。每每看到这样的人和事,我和先生都会自然而然的挑明我们的看法,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但是也感到很无奈,因为我们常常被视为多管闲事的另类,不守规矩的少数人仍在大多数的沉默下大行其道。普及文明礼貌行为,提升首都的文明水平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大家都对不文明的行为说不,不守规矩的人才会收敛,整体的文明环境才会改善。
2017年2月4日